索引号: | 00001434-9/2025-00000005 | 发布机构: | 区绿化市容局 |
发文日期: | 2025年02月28日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告 |
关键词: |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
2024年,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积极落实《上海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沪环督〔2024〕123号)中明确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制度”,根据沪环督办〔2025〕2号要求,现将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如下:
一、加强自然保护地、林地、湿地保护监督管理
1.加强自然保护地、湿地日常养护管理。采取半月检查,半年考核的管理方式,提升浏岛栖息地和彭门湿地的管养质量。加强浏岛栖息地技防建设,增设18个视频监控设备,形成较完备的森林防火、安全生产视频监控体系,严守0.04平方公里生态红线。
2.开展公益林养护质量检查考核。根据市级文件,制订《嘉定区全面加强林地保护管理专项行动方案》,系统提升我区林业管理综合能力。对全区纳入生态补偿公益林开展养护质量考核,2024年下发问题整改通知书80份,督促街镇限期完成整改,提升林地质量。
3.严厉打击占林毁林违法行为。完成市下发三批森林督查47个图斑现地核实和网上数据上报,对安亭火炬村1个涉嫌违法堆土毁林林地图斑,开展调查。完成2023年度纳入补偿公益林16个减量图斑(1亩以上)核查,无违法毁林现象。本轮环保督察中,涉及林业条线协办件7起,精准把握快、准、严的工作要领,开展现场核实、约谈、调查、整改、处置等工作。对于其中的2起边督边改件,严格规范开展调查处置,2起案件均已结案。全年毁林案件查处5起(含2起环保督察信访件),罚款11.1845万元,恢复林地5.1695亩。
4.严格林地使用行政审批。做好全区征占用林地现场勘验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杜绝未批先占,严格规范使用林地。2024年协助市局完成建设工程占用林地审批事项27起,办理临时使用林地审批事项7起、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审批事项6起。开展批后监管项目回头看,完成2017-2023年度使用林地许可事项承诺补建林地2131.718亩图斑上图入库,对90个2018-2022年补建林地项目,逐一进行现场踏查,督促存在问题项目建设单位落实整改;32个2023年到期还林项目,30个达标、2个正在整改中。
5.林业有害生物有效防控。紧紧围绕以美国白蛾防控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发布预警信息14期、防控工作提示4则。全区挂设美国白蛾诱捕器227套,利用无人机调查26857亩次,开展无人机飞防36169亩次。组织召开2024 年苏嘉青美国白蛾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完成调运检疫1次,产地检疫1次,工程复检复查101次,立案查处涂改植物检疫单证案件1起,罚款0.08万元,全年未发生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病虫害灾情。
6.森林火灾有效预防。印发《嘉定区森林防灭火督查工作方案》。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治,出动检查人员358人次,排查发现火灾隐患135处并全部完成整改。落实清明、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期1563人次值班值守,开展各类防火宣传教育5次。新建高点森林防火监控设备5处,持续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建设。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
7.加强林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下发《关于开展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镇开展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做好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养分含量指标土壤检测。嘉定区徐行等街镇相继开展林地土壤环境调查,并形成了相应的土壤检测报告。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提倡使用生物(仿生)农药,减少土壤污染。
二、加强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
1.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执法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先后开展“2024年清风行动”“2024年两省一市交界地区清网行动”“林地果园张网捕鸟整治”“秋冬季鸟类保护”等专项行动,联合执法检查13次,出动检查车辆288车次、检查人员804人次,检查林地、栖息地534处次,检查营业场所167家次,拆除和销毁捕鸟网32张,立案查处3起,其中移送公安1起,行政处罚2起,罚款5.3万元、收缴三有保护动物珠颈斑鸠42只、棕黑锦蛇活体1条。
2.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新增南翔镇陆生野生动物区级疫源疫病监测点,目前全区共有疫源疫病监测点8个,其中市级监测点3个,均严格落实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的监测预警及日报告、周报告制度,疫源疫病监测点移动终端使用率大于95%,及时、妥善处置各类野生动物异常情况。
三、落实垃圾分类全流程管控
1.稳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重点工作安排,2024年初由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嘉定区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提升分类投放环境、升级收运处体系、推进数字化监管,巩固市民分类习惯。全区完成56个精品小区Ⅰ类建设;完成44个惠民回收服务点建设;完成293个投放点专项更新;改造提升223个精品小区Ⅱ类;完成安亭、新成路、嘉定镇、徐行、华亭5座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建设。在嘉定新城整区域推进干湿垃圾智慧收运示范线;自我加压升级改造真新2座小压站;在古猗园、州桥地区打造公共场所细分类样板区;在云翔站卸料口安装湿垃圾品质监控设备;5座中转站1座集散场编入环卫设施规划;推进完善“沪尚回收”平台推广应用及垃圾综合治理“一网通管”平台建设。
2.推进湿垃圾二期项目建设。2022年启动湿垃圾二期项目,2023年3月23日获得桩基施工许可证,9月与一期项目作深度融合,调整设计方案,前期手续重新报批,2023年年底完成桩基施工,2024年4月15日取得主体工程施工许可证,正式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12月底,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设备安装完成40%。
3.提升垃圾清运工作。2024年,干垃圾末端处置量为1354吨/日;湿垃圾分类处理量为591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为610吨/日;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4%,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1288吨/年。做好垃圾清运作业管理,组织开展清运规范培训,每季度联合城管执法大队开展车容车貌检查,全年开具清运类整改告知单105张。
4.推进装修(大件)垃圾收运新模式。通过积极推广投放专用回收箱、全面推进线上预约清运、落实“三查一宣”和联合执法等工作,进一步巩固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成效。全区居住区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推进完成率达80%,投放专用回收箱30个;居住区装修垃圾清运单位和价格信息“双公示”覆盖率已达100%,网上预约收运共完成12447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共发现问题5个,均已落实整改。
5.强化建筑垃圾全程管控。不断规范建筑垃圾全流程监管,加强对渣土运输专营单位、出土工地和卸点码头的联合执法检查,共开展检查33次,发现疑似违法违规事项12起,均已由执法部门立案处置。2024年下半年,遵循“先储备,后备案”的工作原则,运用嘉定区建筑垃圾消纳卸点储备库小程序,实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消纳卸点备案储备库管理制度。
四、存在问题
1.生态服务供给尚不充分。近年来,嘉定区着力推进了郊野公园、开放休闲林地建设,建成了一批可进入、可体验的绿色生态空间,但仍存在森林健康不佳、林木种类单调、群落结构单一、主导功能低效和多元功能不足等问题。林地开放利用进展不快,部分林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受用地指标约束,林业生态空间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市民群众的生态消费需要。
2.森林资源稳定性面临挑战。森林资源涉及林业、绿化、水务、公路、住房等多个部门及个人,权属不一、标准不一,监管难度大。公益林划示尚未完成,林地林木权属尚在确认阶段,森林资源监管困难。城市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等占用林地时有发生,补建地以减量复垦地块为主,立地条件一般,林木搬迁后成活率及长势受一定影响。
3.建筑垃圾管理体系需要完善。中央环保督察中仍暴露建筑垃圾管理不力、监督不力的问题,部门协同配合、属地责任落实需要加强,机制需要完善。同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推进,区内消纳卸点资源日益紧缺,建筑垃圾尤其是工程土方消纳困难问题凸显。
五、工作经验特色
1.立足全局抓部署,高位协调推动重点工作。以林长制为抓手,明确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林长制责任体系,明确年度任务,逐级明确职责,层层压实建管养责任。多次开展专题工作调研,了解各项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堵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协同发力,全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攻坚克难,因地施策,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
2.协同作战护生态,充分发挥联合执法效能。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开展林地林木权属调查工作、森林湿地资源普查工作,摸清资源家底。全面开展林地保护管理专项行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扎实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清风行动等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形成管林、护林的强大合力。充分运用嘉定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3.积极营造垃圾分类氛围,有力推进各项宣传活动。制定《2024年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工作方案》,每月组织发动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形成社会面整体宣传效应。2024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宣传日活动1289场,参与人数47131人次,其中8月本区承办市级宣传活动,在嘉定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龙行龘龘”2024年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宣传日活动。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