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D6302001-2019-007 发布机构: 区绿化市容局
生效日期: 2019年01月29日 文 号: 嘉绿容[ 2019 ]7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嘉绿容[ 2019 ]7号

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01-2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以来,区绿化市容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街镇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有关部署,提升站位,借势发力,狠抓垃圾综合治理补短板,改善城市市容环境面貌,努力营造精秀怡人的生态环境,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一、紧扣“全覆盖”要求,垃圾全程分类攻坚破难

1、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全覆盖。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街镇协同作战,推进落实《嘉定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截至目前,分类居住区新增278个16万户,累计覆盖800个46.1万户,覆盖率100%;绿色账户新增覆盖367个小区17.1万户,累计覆盖647个小区35.7万户,覆盖率81%。分类农村新增98个14万户,累计覆盖112个17.7万户,覆盖率100%。490家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3775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严格执行强制分类要求。全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全覆盖。

2、打通分类收集和转运关键环节。完成109辆干垃圾、220辆湿垃圾、2辆有毒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辆的标识、涂装更新,杜绝混装混运,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收运环节的感受度及满意度。由市城投托底,依托现有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同步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12个街镇、194个小区。以“均衡布局、辐射全区”为目标导向设置区级集散场(马陆)。协同区财政出台低附加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试点对废玻璃回收实行按量补贴。

3、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协调下,联合各部门和属地政府外冈镇团结奋战、艰苦努力,在与市城投集团鼎力配合下,嘉定区湿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于2018年底按期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三季度投产运营,将为本区垃圾分类处置提供坚强保障。推广小型湿垃圾处理设备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新增5台生化机应用于区级集中办公区域,实现湿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4、建立建筑垃圾全程管控体系。关停各街镇自行设立的装修垃圾中转分拣场所,全区集中设立3处分拣处置场所(安亭镇宝丰路、南翔镇嘉绣路、新成路街道嘉罗公路),进行统一分拣和资源化利用,残渣进入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焚烧处理,有效控制装修垃圾处置流向。各街镇按照拆房(拆违)垃圾“一地一档”的要求,记录拆房(拆违)垃圾申报、委托运输、流量流向、处置渠道、费用支付等情况。完成工程渣土和拆房垃圾运输单位招标工作,9家中标单位进入本区建筑垃圾运输市场。

二、着眼“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加强

1、绿色生态空间进一步拓展。新建公园绿地36.96公顷、绿道13公里、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加快建设21.39公顷城北大居配套绿化。2018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4平方米。

2、抓住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契机扩大造林面积。新增林地25.8公顷,启动1.3万亩“五廊一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制定《嘉定区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办法》,为廊道建设提供规范保障。其中,吴淞江北岸和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周边生态廊道完成作业设计批复,其余京沪高铁、G2、G15和G1501生态廊道规划方案编制稳步推进。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4.3%。

3、生态景观亮点纷呈。举办“市民绿化节”系列主题活动,指导公园随季节流转变化主题布景,4月举办牡丹展、紫藤节,10月举办菊花展,全年举办25期园艺大讲堂。指导昌吉路创建市级林荫道,新成路和棋盘路优化植物景观配置,创建绿化特色道路。

4、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推进嘉定区林业“三防”分中心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和应急防控措施。开展存量森林资源更新调查试点,完成林地养护市场化改革。加强浏岛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的管理,推广林下植被、草花播种,促进生态公益林与周边田、水、路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吸引市民休憩、观赏。加强森林资源动态监管,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确保林业生态安全。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严防非洲猪瘟等疫情发生。

三、聚焦“进博会”保障,市容市貌对标一流水平

1、全力做好进博会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将开展进博会保障作为提升本区市容环境面貌的重大契机,按照“对标一流、体现双最、优于世博”标准,协调完成道路交通、桥隧涂装、道路景观和建筑立面4个方面109个点位的整治提升工作。每周落实人员开展自查自纠,编制进博会推进整改落实情况半月刊,及时通报整治进展。做好面上市容管控,充分发挥区和街镇二级督察作用,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查漏补缺,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2、强化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制度落实。2018年,全区共计签订责任区户数14968家,签约率达98%以上,按照“一店一档”管理要求将基础数据录入市、区两级监管平台,全区12条重点商业道路争创上海市市容环境责任区示范路段。

3、强力推进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整治。围绕排查安全隐患、提升景观品质,制定规范要求,全年共计发放安全告知书23866份,排查24571处户外设施,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47块,拆除各类违规户外设施648块,对于检查和监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均已落实整改措施。同时,依据《嘉定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阵地实施方案》,全年共计审批户外广告14件100块。

4、加强市容薄弱环节管控。每周对主干道沿线市容环境开展巡回检查,及时通报垃圾偷乱倒等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关于进一步补齐本区市政市容管理短板、全面提升市容市貌整体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要求,对三年梳理的点位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和巩固,三年以来共清理乱设摊40864次,乱占道亭棚149个,乱设小广告4002块,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悬挂)320019处。

四、推动“精细化”管理,城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1、美丽系列创建活动有力有序。一是组织开展美丽公园(广场)创建活动。22个公园、广场参与创建,对照考核标准改善硬件,提升园容园貌和服务水准,充分发挥典型样本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启动“美丽街区”建设工作,嘉定州桥老街历史风貌区和嘉闵高架(G2京沪高速-莘松路嘉定段)申报市级项目。各街镇积极申报美丽路段,梳理管理设施、立面维护、景观品质、城市保洁等任务清单,加强日常管控。三是开展“美丽公厕”创建,制定创建标准和计划,南翔镇智地公厕被评为“上海市十佳美丽公厕”。

2、环卫作业体现精细化水准。在全区24条道路开展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收集,50条道路试点组团、快速巡回保洁作业。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处置作业行为,通过日常巡查和4G监控,查处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渗滤液滴漏、过早出车、车容不洁等清运作业扰民行为共计62起,查处垃圾清运车辆超载、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及违规进场、卸料等行为共计480起,全部及时整改。

3、公厕管理保洁向文明、最优看齐。在巩固98座文明公厕保洁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20座公厕的文明创建工作。根据《嘉定区公厕新、改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完成8座公厕改建和6座公厕的第三卫生间设置。

五、把握“新时代”特征,行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1、提高诉求处置质量。全年共受理投诉件1035件,市民满意率为89.4%。涉及本行业舆情热点问题16件,信访事项19件,全部及时办结。办理人大、政协提案共20件。

2、规范开展行政许可工作。共办理配套绿化审核意见67件、施工图审核58件、绿化竣工验收63件、临时使用绿地9件、临时占用林地26件、临时使用林地6件、林地抚育3件,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证86件、木材出省运输及林业植物调运检疫许可3.2万余件。

 

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年,区绿化市容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弘扬创先实干精神,全力建设优美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全面深化垃圾综合治理

    1、全面推进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一是牵住垃圾分类实效“牛鼻子”。健全完善宣传、指导、监督、考核工作闭环,在30%以上的居住区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收集,确保全区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湿垃圾日均处置量达358吨/日,干垃圾末端处置量不超过1796吨/日。

二是严格开展分类运输监管。通过实施各类垃圾收运车辆专车专运、分类计量,加强对收运车辆的监管力度,在部分居民区试点开展“不分类不收运”的强制分类措施,提升干湿垃圾分类纯净度。

三是积极指导街镇开展两网融合服务点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市城投公司的合作,合理布局,计划新建“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366个,实现全区村居全覆盖并向党政机关延伸,可回收物回收量提高到268吨/日。

四是继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居管理考核评级工作。通过“自我纠错”、第三方测评、区、镇自查、落实整改,合理增配并优化农村公厕、垃圾房,收集容器基础环卫设施,提升农村环卫管理整体水平。

五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示范村创建。优化对农村分类设施、转运设备就地消纳设施等分类设施设备的配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指导、监督,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完成50个示范村的创建任务。

2、继续加强建筑垃圾全程管控。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工作的全程管控,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检查,督促街镇建立建筑垃圾“一地一档”,确保建筑圾处置规范、有序、安全。对9家渣土运输中标单位加强监管,制定运输企业考核标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好处置工地、中转码头,消纳点等处置环节的备案、检查和违规治理工作。

3、提升环卫主要业务规范化作业水平。拓宽生活垃圾上门收集覆盖面,在全区主要商业街、一级道路等100条主要道路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收集。推进“美丽公厕”和“文明公厕”创建。完成5座第三卫生间改造、102座二类以上公厕“文明公厕”创建任务。进一步规范垃圾清运,完善垃圾清运作业服务监管考核制度,加强污水滴漏超载等清运顽症治理,提升垃圾清运作业形象。

二、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新格局

1、加快绿化项目建设,打造优美绿化景观。启动实施嘉定外环林带16.5公里绿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紫藤文化园建设,因地制宜融入嘉定文化元素,打造嘉定城市新名片。加大区域立体绿化建设社会宣传和指导,完成15000平方米立体绿化建设任务,并逐步提升立体绿化建设品质。创建1条林荫道(塔城东路)和1条特色道路(新成路),储备2条林荫道(麦积路、德立路)。

2、加强公园绿地综合管理,改善整体景观面貌。加强公园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将考核结果与养护经费的拨付及养护作业量的增减进行有效结合,加强对街镇绿化养护管理的行业指导,提升全区绿化养护管理整体水平。开展新一轮绿化养护招投标。加强区管公园绿地配套设施日常维护。完善本市在册公园服务功能,对照公园标准和市级公园考核及文明指数测评等相关要求,以美丽公园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园设施和功能配置,提升服务能级。对秋霞圃、汇龙潭公园内部分古建筑物进行修缮维护管理。继续加强区内178株古树名木和171株后续资源的日常巡查养护管理,积极开展各项保护技措项目建设,修缮配套基础设施,改良树木生长环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强化主题宣传活动,营造社会互动良好氛围。举办菊花展主题活动。做好第十三届中国(上海)菊花展汇龙潭公园分会场的布展,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丰富公园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秋霞圃牡丹展、陈家山公园荷花展、汇龙潭公园杜鹃展等各类公园主题活动。同时,在陈家山公园、汇龙潭、檀园等公园定期开展园艺大讲堂活动,普及绿化知识,形成社会互动。持续深化“六进”主题活动、植树节主题活动、绿地认建(认养)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管理。

三、精准提升林业资源质量

1、全力推进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继续推进全区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计划完成2500亩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任务。新增生态公益林1000亩。加强林地养护管理。将生态补偿资金与公益林养护水平挂钩,奖惩并举,有序推进全区生态公益林管养水平。以新品种引种为示范,提高“四化”树种在林业建设中的使用比例,最大程度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经济果林管理。

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动态监测调查。严格林地征占用管理,规范建设项目征用占用林地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林地资源征用占用规模。加强纳入补偿公益林的考核和监管。继续开展生态定位监测。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整合嘉定“三防”指挥分中心信息化建设。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率、无公害防治率。强化检疫工作。做好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复检复查等检疫工作,积极开展对木材市场的检疫检查,严防有害生物入侵。

3、严格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林政执法工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启动嘉北郊野公园彭门湿地修复工程。强化浏岛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宣传教育功能,开展春、夏两季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求助工作。强化林政执法,严格查处非法征占用林地及毁林毁绿等违法行为。

四、不断优化市容景观面貌

1、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整治不放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户外广告现象。按照市局督办清单数量,同比例以上制定违法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区级督办清单并落实整治。加强沿街立面招牌治理,拆除违法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招牌设施,完成大型侧招、各类LED滚动字幕屏的治理。整治提升11条道路沿街招牌,形成示范效应。

2、市容环境、景观管理坚持常态化。继续做好责任区管理各项工作。每个街镇至少创建一条示范道路。同时,结合店招店牌管理工作,完善数据库更新,逐步提高签约率和“一店一档”建档率。巩固“无序设摊”和“五乱治理”的治理成效。加强检查和指导,坚决遏制面上新增无序设摊集聚点,防止“五乱”已治理点位出现回潮。开展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积极协调沟通区水务部门,共同维护我区水质环境。按照《嘉定区景观照明控制性规划》,做好清河路、城中路、州桥三期等重要路段、重要节点景观照明建设细化方案设计工作。加强对区级景观照明设施养护单位监管,确保全区照明设施运行安全。

3、市容环境质量监测科学高效。大力发扬“快,细,严,实”的工作作风,解决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争取实际解决率和市民满意率均比上年有所提升。梳理历年重复点位,协调街镇开展“拔点”整治,攻克市容环卫管理中的顽症,提高市容环境质量。开展质监规范化建设劳动竞赛,提高质监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1、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按照“一网通办”要求积极落实审改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启用“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将局属所有审批事项整合到区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落实改革举措。

2、提高市民投诉受理工作满意度。坚持“跨前一步、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以市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加强投诉处理规范操作专题培训,强化综合协调处置,形成督办倒逼机制,切实有效解决各类市民诉求问题,不断提高市民满意度,提升行业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