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D6302001-2016-004 发布机构: 区绿化市容局
生效日期: 2016年01月21日 文 号: 嘉绿容[ 2016 ]4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嘉绿容[ 2016 ]4号

关于嘉定区2015年度街镇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6-01-29 浏览次数: 【字体:

各镇、街道、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

2015年,嘉定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镇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各项主要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为动力,健全机制,攻坚克难,落实长效,全区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按照年度工作任务安排,我局根据街镇日常市容环境卫生实效和工作机制落实等情况,对全区12个街镇进行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其中南翔镇、嘉定镇街道、菊园新区、江桥镇成绩优秀。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深入推进,全面贯彻落实责任区管理办法

1、积极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2015年,各街镇结合3月1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健全完善了责任区单位“一店一档”制度,落实专人每月进行责任区管理上门检查与指导,努力提升责任区管理实效履约情况。据统计,全区各街镇共送达14500余份沿街商铺责任告知书,送达公示覆盖率达98%以上,对80条区域重点商业道路试点开展了沿街垃圾上门收集,道路整洁率得到提升。嘉定工业区、江桥镇在部分区域和路段试点推进责任区自律联盟管理,建立自律联盟组织,制定自律规约,强化责任区自治管理。嘉定工业区作为责任区管理先行先试街镇,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每季度根据网格划分对区域内道路、绿化、河道等项目开展实效测评,提升了区域环境整体面貌。江桥镇、外冈镇、徐行镇通过市容环境综合管理达标街镇创建活动,推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保障机制的完善,统筹城市治理的各方力量,发动沿街责任单位共同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区域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2、协同推进“特定区域”综合治理工作。2015年是“特定区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街镇认真对照治理目标和测评标准,进一步优化治理方案,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全面落实治理措施,确保“特定区域”周边市容环境卫生基本整洁、有序,全区80个“特定区域”治理任务顺利通过市级测评验收。菊园新区依托大联勤工作机制,在轨交11号线嘉定北站构建起“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社会管理模式,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始终保持良好势态。南翔镇在轨交11号线南翔站点设立站点综合管理办公室,每日安排人员划片定点值守,有效消除站点周边各类市容乱象。江桥镇针对轨交13号线站点出口多、人流密集、管理难现象,增派人员加强了管控力度,市容环境秩序保持有序。

3、分类开展无序设摊综合治理工作。按照2014年~2017年我区无序设摊综合治理计划任务和内容,各街镇坚持“堵疏结合”原则,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不断创新无序设摊管理模式。南翔镇、华亭镇对区域内设摊临时控制点、疏导点落实了“定人、定时、定点、定品种、定要求”五定管理制度,确保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安亭镇针对工业园区内厂家多、设摊多、取缔难的实际情况,由镇联勤办统一牵头,合理规划设置设摊集中管控点,制定了设摊管理标准要求,并落实日常巡查监督制度和保洁制度,市容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江桥镇通过加强严格执法,坚决取缔了一批无序设摊集聚点,消除了市容顽症。

4、有序开展水域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各街镇根据《关于加强本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履职评议活动,认真开展辖区内水域岸线责任单位的责任告知书送达工作,督促水域两侧责任单位责任人切实履行应尽义务。真新街道、安亭镇全面实施了辖区内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和开展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评价工作。

(二)突出重点,提升区域市容景观管理水平

1、积极推进市重点督办任务。根据2015年市局关于开展重点区域违规户外广告设施治理工作精神要求,安亭镇、马陆镇等积极开展违规设置高立柱广告和公路跨线桥广告设施专项治理工作,如期完成市局重点督办整治任务。江桥镇以市容环境综合管理达标街镇创建工作为契机,加大了各类违规户外广告设施整治力度,拆除了辖区内一批影响市容观瞻的户外设施,市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2、建立市容景观基础信息库。按照市局《关于开展本市户外招牌设施信息基础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街镇结合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的落实,全面开展区域内户外招牌基础信息排摸与录入工作。全年各街镇共计录入12419户商家单位计14418块户外招牌设施基础信息。同时,菊园新区、安亭镇、嘉定新城(马陆镇)等开展了重点区域景观灯光设施基础信息排摸工作,共录入具有相关规模的景观灯光设施34件。

(三)狠抓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有序开展

1、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参与氛围。2015年,各街镇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南翔镇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倡导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理念,并逐步分批开展入户宣传,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真新街道通过召开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大会,落实部门职责分工,强化日常宣传引导;外冈镇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增强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意识;嘉定新城(马陆镇)通过举办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系列专题讲座,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程度;徐行镇通过“客堂会”,接地气地向广大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等。

2、拓展区域,形成分类规模效应。安亭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镇街道等8个街镇继续推进完成27个居住分类小区,共涉及18850户居民家庭。截止2015年,全区分类居住小区已累计达到302个共155447户居民家庭,小区分类覆盖率71.4%。南翔镇、新成路街道、安亭镇、嘉定新城(马陆镇)、菊园新区等街镇部分区域垃圾分类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分类区域规模效应初见成效。

3、延伸范围,提高湿垃圾专项处理能力。各街镇结合实际,将湿垃圾专项收运范围逐步从集贸市场向居住区、水果摊位、大型超市卖场等分类场所进行延伸,提高湿垃圾专项收运量。在湿垃圾处置方式上,通过采取居住区(机关食堂)就地生化消纳处置、林地堆肥资源利用、制作农业有机肥添加剂资源利用、小型餐厨垃圾生化处置等方式的结合,全区各类湿垃圾日均处置量达到110吨以上。江桥镇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5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学校餐厨垃圾得到专项分类收运处置;安亭镇通过配置湿垃圾专项处置设备进行集中发酵堆肥,提高了湿垃圾处置能力;嘉定镇街道在部分居住小区进行湿垃圾辅助分拣,并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源头分类减量效果明显。

4、政府引导,提升废旧物质专项回收能力。各街镇继续推进居住区废旧衣物市场化专项回收模式,在全区195个居住小区设置了废旧衣物专项回收箱218个,并由社会专业机构进行定期回收,社会反响良好,年回收各类废旧衣物148吨。安亭镇、马陆镇借助废旧物资专项回收机构,通过集中管理模式,深入社区开展废旧物资专项回收积分活动,市民分类积极性普遍高涨。同时,各街镇通过政府托底方式,回收各类废玻璃约2500多吨,回收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近5吨左右。

5、积极探索,试点推进“绿色帐户”正向激励工作。2015年,在全区9个街镇87个居住小区试点开展了“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得实惠”的垃圾分类“绿色帐户”正向激励活动,逐步引导55016户居民提高垃圾源头分类积极性和分类质量。菊园新区嘉富小区、嘉华居,南翔镇新翔社区、德华三村,安亭镇泰辰舒庭、协通公寓,马陆镇好世皇马苑,新成路街道钜凯馨园、嘉定工业区清水颐园、真新街道嘉泰花园等试点场所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全年87个试点小区“绿色账户”积分累计达到520余万分,已消纳积分136余万份。

6、开展创建,树立示范典型。2015年在全区90个分类居住小区积极开展了垃圾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工作。各街镇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宣传常态化,垃圾分类设施标准化,分类收运车辆正规化,监督考核制度化,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努力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南翔镇、安亭镇、菊园新区、新成路街道、嘉定新城(马陆镇)等通过采用PDA专用设备,每月对分类设施、分类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定期检查,信息上传,整改快速。南翔镇将居住区垃圾分类情况纳入村居管理600分制考核内容,每月进行检查考核评比与通报,巩固提高分类成效。嘉定新城(马陆镇)通过管委会(镇)、社区、物业三方协议签订,明确各方职责,充分发挥督导员队伍作用,每月2次开展督查考评,确保设施完好,分类有序。

(四)规范服务,深化环卫文明行业创建工作

1、以创建为抓手,提升环卫作业服务质量。全区各街镇坚持以环卫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注重行业指导,强化监督考核,努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南翔镇、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嘉定工业区等街镇组织开展完成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级工培训工作,一线工人的作业技能、操作规范和服务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南翔镇、嘉定镇街道、安亭镇开展了上海市星级交通安全资信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垃圾清运作业服务行为。徐行镇开展了道路清扫、垃圾清运文明班组创建工作,环卫作业服务质量得到巩固提升。南翔镇、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菊园新区、徐行镇等街镇实施了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制定了道路保洁“一路一档”,实行了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对一些脏乱中小道路落实了“一路一策”,增加了保洁频率,提升了道路保洁质量。嘉定工业区试点开展沿街商铺垃圾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洗”模式,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真新街道、外冈镇加大了环卫公厕改建力度,增设公厕第三人间(母婴间),公厕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徐行镇、江桥镇试点开展环卫公厕立体绿化建设,公厕窗口形象得到改观。南翔镇、嘉定镇街道积极参加上海市环卫作业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活动,充分展现了行业服务窗口形象。

2、以利民为导向,规范环卫作业服务行为。2015年,在全区组织开展了“抓规范、除扰民、树形象”为主题的环卫作业各类专项治理活动。各街镇加大了环卫作业车辆设备投入,全年新增(更新)各类环卫车辆39辆;在嘉定镇街道召开了环卫车辆规范作业现场会,规范垃圾收运过程管理,消除污水滴漏顽症,提高车辆保洁质量;在全区249辆环卫车辆配置了4G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落实专人进行实时监控,垃圾清运规范作业服务程度明显提高。徐行镇、菊园新区等街镇通过合理调整垃圾清运作业时间,以往进小区过早作业噪音扰民现象得到基本消除。真新街道、菊园新区、江桥镇、嘉定工业区等街镇在夏季防台防汛期间,认真贯彻落实防汛保畅工作,积极配合排水部门确保暴雨期间进水口畅通。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南翔镇、嘉定工业区等街镇在做好日常道路冲洗保洁基础上,按照预警信息快速启动空气重污染临时管控措施,增加道路冲洗保洁频率,减少道路扬尘环境污染。

(五)锁定目标,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1、推进完成农村公厕改造任务。根据农村社会管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徐行镇、外冈镇、嘉定工业区、江桥镇、菊园新区、华亭镇等区域新(改)建农村公厕43座,并加强日常保洁和日常维护,提高了农村公厕服务能力。

2、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2015年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标准要求,通过前期全面调查排摸,制定了治理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区推进工作大会,在全区10个涉农街镇重点组织开展了垃圾厢房改造、暴露垃圾清理、小粪缸取缔等各项治理工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安亭镇在赵巷村等6个村试点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专业机构加强日常保洁管理,成效显著。南翔镇、安亭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外冈镇、徐行镇等以国家卫生镇复审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农村环境卫生评比考核机制,环境卫生面貌基本达到可控状态。

(六)注重监管,规范建筑渣土与机动车清洗场站管理

各街镇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区域出土工地、转运码头和消纳场地的日常监管工作,确保渣土运输规范,减少渣土偷乱倒行为。南翔镇采取控制源头、事前防范的主动管理模式,确保做到出土工地保洁设备、保洁措施和保洁人员“三落实”。安亭镇充分发挥联勤网格平台效能,坚持“一查到底、从重从严处罚”的原则,有效遏制区域建筑渣土偷乱倒现象。嘉定新城(马陆镇)依托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着重加强新城区域建筑渣土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渣土运输规范、有序。菊园新区、新成路街道、江桥镇、安亭镇等通过加强清洗场站前置化备案管理,区域清洗场站日趋规范。南翔镇、嘉定新城(马陆镇)、真新街道等通过加强对辖区内无证占路洗车摊点专项治理,扰民顽症逐步减少。

(七)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各类市民投诉处理工作

2015年,全区市容环卫系统共受理各类投诉案件803起,投诉处理率99.8%,及时率98.5%,市民满意率73.9%,其中:12345投诉件市民满意率71.1%。按照“先行联系、按时办结、实际解决、市民满意”的处理流程要求,坚持区镇联动,条块结合,健全完善了区、街镇两级投诉处理网络,组织开展了街镇投诉处理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建立形成了投诉处理月评估通报机制,努力解决市民各类诉求问题。嘉定镇街道建立了投诉处理快速启动机制,确保市民诉求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解决。真新街道注重与市民的沟通,提升了市民满意程度。嘉定新城(马陆镇)环卫管理部门坚持市民诉求无小事,认真对待,积极协调,有效解决市民诉求问题。

(八)落实长效,强化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监督工作

2015年,继续深化区、街镇二级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监督体系建设,重点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主要工作,通过每月例行检查、专项检查、对口交流检查等方式,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从中查找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注重长效管理,区域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巩固提升。全年区、街镇两级共检查各类市容环境卫生质量样本数30173个,问题发现率10.34%,整改合格率95.8%。南翔镇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监督体系日趋完善,监督内容不断延伸,做到重点工作项目重点检查,区域环境卫生质量保持良好。安亭镇环卫质监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环卫公厕保洁服务人员对口检查评比,取长补短,提升了公厕保洁服务质量。菊园新区加强了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专项检查,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5年嘉定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通过区、街镇联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工作标准要求和市民的需求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有待强化。特别是对集贸市场、水果摊点、非机动车修理铺等场所,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市容环境脏乱差现象反弹现象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进行认真梳理分析,锁定任务开展治理,落实力量加强管控,通过试点开展责任区自律组织管理,逐步提高责任单位自治管理水平和市容环境卫生实效。

(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有待深化。在居民源头分类方面,缺乏分类宣传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居民分类意识淡薄,分类质量不高,垃圾分类“绿色帐户”正向激励机制由于涉及经费保障等因素,推进效果不够明显;在餐厨垃圾处置和居民装修垃圾综合利用等方面还存在技术处理路线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认真探索与实践,努力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水平。

(三)渣土规范运输监管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源头有效管理手段和综合治理举措,在建筑渣土运输环节未能严格执行“二不进、二不出”相关要求,造成渣土运输道路污染现象时有发生,市民投诉不断。需要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强化出土工地源头管理,确保渣土运输规范、有序。

(四)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地区,由于各类环卫配套设施和保洁服务不到位,环境卫生脏乱现象依旧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健全各类环卫设施,开展脏乱专项治理,加强日常保洁力度,消除各类脏乱现象。

(五)投诉处理市民满意度有待提升。特别是诸如待动迁区域环境脏乱、道路扬尘污染、暴露垃圾堆积等诉求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抓手和措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各类诉求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市民满意度不高。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努力解决市民诉求问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市容环卫管理机遇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国家卫生区复审等各项主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以提升市民满意度为目标,抓住重点工作、扣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彰显行业特色,不断提升综合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水平,为建设整洁有序的美丽嘉定而努力。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